7月15日,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成员部级研讨班(以下简称研讨班)在北京开班。该班由国合署设计立项,全球发展促进中心承办,来自巴基斯坦、冈比亚、古巴、斐济等16国近30名部级及司局级学员参加。
7月17日至21日,研讨班到浙江开展学习交流。学员先后在杭州、上海、安吉,走进浙江大学,阿里巴巴,西湖文化区,联影医疗,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千万工程”示范村余村等地,通过课堂教学、座谈交流、文化体验及实地考察等方式,体会人工智能在中国产业发展变革上的推力,领略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在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教授从“杭州六小龙”讲起,分析AI产业实现“后来居上”的三大内核动力以及AI对社会的三重冲击;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本科生院院长吴飞教授从人类对“智能”最初的想象,谈到AI从诞生到当代的三次浪潮与关键转折,指出AI正在重塑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永生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杭州‘城市大脑’的技术路径与发展中国家适配”为题,介绍杭州是如何通过人工智能重构城市治理逻辑,解决城市协调管理难题。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贡森教授与围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与南南合作交流观点。
走进科技企业,大模型产品“通义千问”“通义万相”以及“魔塔社区”AI体系使学员们深入了解了阿里云在科技前沿大模型方面的研究历程及产出成果;在联影医疗,学员们感受到中国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医疗诊断流程,并自主构建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系统的强大垂直整合能力;与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AI大模型实时互动,使学员们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技术为生产生活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感受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脉搏与产业活力。
深入民众生活,学员们西湖乘坐游船,了解西湖的地理概况,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水利工程等历史文化背景;在河坊街漫步,感受千年古街的烟火气息与老杭州的市井风情,欣赏杭州丝绸,品味龙井茶香。在安吉,学员们来到“千万工程”试点村、示范村余村,深入了解“数字余村”智慧治理体系,切实体会“政府治碳、企业降碳、社会减碳”的多维路径,实地考察“青来集”青年人才社区,深刻感受到人才留驻为“乡村振兴”赋能的可能性。
活动期间,学员们热情高涨。冈比亚通讯和数字经济部常秘Hassan Muhamad说:“中国在缩小全球南方的数字鸿沟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冈比亚。中国帮助我们建立了网络,并在本科和研究生培训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方面提供支持。因此,我认为中国一直在为缩小数字鸿沟提供大量支持。”赞比亚地方政府和农村发展部常秘Gabriel在实地考察安吉之后表示:“安吉县展现了人类发展与自然馈赠的无缝结合。”他认为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出的平台” “能够“促进各国相互合作、互利共赢,以应对共同问题,包括减贫、包容性增长、人口老龄化,并广泛加强医疗体系和粮食系统。”
浙江省外办、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湖州市等单位接待和安排了相关行程。7月21日在浙江大学举办结业仪式,为 7 天的研讨班画上了圆满的一笔。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教授出席结业仪式并致辞,周江洪副校长、贡森主任颁发结业证书。
新闻链接:
国合署:http://www.cidca.gov.cn/20250715/dd501b396816493dbbcaeacb8c666470/c.html